实验中心发展历程
1997年,随着东南大学“大电工平台课程”建设和改革的深入,在优化整合全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资源和师资的基础上,成立了校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,承担全校电类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,独立设置了电工电子实践初步、电路与数字逻辑电路实践、电子线路实践等实验课程。当时,这在国内高校是首创。实验中心成立后,在对电类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深入研究的基础上,将全校电类专业的30多门基础课程实验按照系统集成前沿技术、综合设计分层渐进的原则,整合成十多个共享模块、服务于14个学院的实验课程。
进入本世纪以来,东南大学在创建研究性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进程中,着眼于学、思、知、行有机结合,将实验教学改革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,整体优化、系统重构了从“自主开放引导→基础综合训练→项目专题研究→自主研学创新”的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体系。在这一重要的改革时期,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,本着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一根本宗旨,优化构建了包含课程实验、工程训练、课程设计和课外科研实践活动,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又自成体系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多层次、开放式、模块化电工电子实践系列课程;并融合电类优势科学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,搭建了学生课外创新与科技训练平台,服务于全校14个院系的2000多名本科生。
经过几代人10多年执着努力,系列课程得到不断扩充、丰富、更新、优化,形成了当前由4个层次、9个教学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:
1)引导入门层次的“电工电子实践初步”教学模块,是针对刚开始电类基础课程学习的2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,从1997年开始开设,传授电工电子实验基础知识、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。
2)电类学科基础层次的“电路基础实验”、“数字逻辑电路实验”、“电子电路实验”教学模块是与电类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相配合的必修课程,2005年前后针对2年级学生开设,是在原“电路与数字逻辑电路实践”和“电子线路实践”课程的基础上更新、优化、整合而成。通过结合工程实际的基本训练、综合设计性实验,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基本能力;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创新实验和自主兴趣实验,培养创新意识。
3)专题项目研究与实践层次的“数字系统课程设计”、“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”、“机电测控系统设计”等课程,在2001~2003年间陆续开出,针对不同类型的院系的2(下)或3(上)学生开设。课程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文献、搜寻资料的基础上,融合基础课程知识,独立构思一个项目,经过“项目设计规划—研讨确认选题—自组实验平台—设计实现调试—答辩验收演讲”的过程,系统地学习科学研究与工程实现方法,有效地提升学生基本科研素质、创新意识和能力。
4)系统综合和研究创新层次的“综合电子系统设计”教学模块从2003年开始,针对学习优秀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开设,是选修课程。通过自主报名和测试选拔双向选择,要求2-3名学生合作,经过“系统方法学习—工程案例分析—先进技术拓展—项目分析规划—系统研究分析—设计仿真实现—测试总结演讲”系统训练周期,完成一个“学习、研究、实践”相结合、在深度和广度上不低于毕业设计课题的工程项目,让学生深刻体验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全过程,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。
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,知识互补、学科交融为目标,以教学任务为纽带,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教师在十几年教学实践和改革中,①在国内率先设置独立实验课、编写出版电工电子实践系列教材;②率先建设资源集成开放、软硬件一体的综合性实践环境;③率先提出“开架、自组实验平台”的思想并将其实施;④率先开展开放式自主实验教学模式;⑤首先提出基础型、综合设计型、研究创新型分层次实验教学思想;⑥首创了集实践教学、网络资源、仪器设备、创新项目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实验教学全程综合管理体系。取得了卓著的教学成果:取得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4项二等奖,系列课程中有3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,电工电子实验中心首批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承担了13项国家和教育部教学教改项目,培养的学生取得一大批课外研学成果。